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新品 > 正文

实时:入门机卖不动,真的是因为“需求”萎缩了吗

来源:腾讯网 时间:2022-08-16 19:24:13

最近这段时间,关于智能手机市场变化的讨论可以说层出不穷。比如前段时间,一篇关于“手机越来越贵,导致消费者不爱换机了”的内容,就曾引发外界的诸多关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就在数天前,又一篇“雄文”用洋洋洒洒几千字论证“手机变贵”背后的市场竞争态势。简单来说,一句话总结就是,“贵的手机现在卖得太好、甚至是越来越好,所以大家都去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争夺这一市场,结果就导致产品成本大幅上涨。”

老实说,同样的观点我们三易生活其实在今年年初就已经说过。不过在看了这篇内容后我们意识到,这里面其实还有更多值得深究的细节。

首先,我们不否认高端、特别是超高端机型如今已然成为了行业的热门方向。特别是根据今年年初的一份市场预测数据显示,到2027年,“顶级旗舰”机型很可能在市占率上会大幅超过“高端产品”。而这,显然是以往不能想象的。

但从另一方面来说,“旗舰机卖得越来越好”的反面,其实也是入门级、中低端机型销量的萎缩。那么入门级、中低端机型的销量为什么会萎缩呢?从最基本的道理上来讲,当然可以说原因是市场环境的变化,以及用户需求降低了。但进一步思考就不难发现,“没需求”这三个字的背后,其实可能还隐藏着不小的信息量。

首先,现在的“入门级机型”与过去不一样了

2008年9月23日,在谷歌发布他们首款智能手机G1时,不只是开启了属于Android的时代,更重要的是也间接促成了后续智能手机产品的“核战”。

毕竟在那之前,市面上虽然已有诸如塞班、Windows Mobile这样的智能手机生态。但一方面这些方案都相对封闭,许多厂商干脆许多年一点不升级处理器和系统版本,搞出了“科技以换壳为本”。另一方面,塞班与Windows Mobile确实也没出现什么特别要求性能的现象级APP,用户不会体验到设备“不够用”,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对于性能、对于新款处理器的迫切需求。

但Android的情况就不一样了,开放式的生态加上大尺寸的触屏,极大鼓励了手机厂商与开发者的创意。于是早在Android 2.1时代,一批早期的“3D大型手游”就已开始流行。

"十核"的出现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之一

与软件的兴盛相对应,从2009年到2014年,Android机型的主流AP(应用处理器)、SoC方案经历了一个超高速迭代的时期。从低频单核到高频单核、从单核到双核、从双核到四核、再从四核到八核,最后从32位到64位,这一切仅仅只花了6年时间。

当时旗舰机都会因为硬件更迭迅速落伍,更不要说入门产品了

于是这意味着在那段时间里,无论旗舰机还是入门机型的用户,都需要以很高的频率更新换代。如果不换,常用软件很快就会针对新的、性能成倍增长的硬件进行优化,并抛弃“落伍”的老平台,从而造成非常明显的卡顿。

然而现在情况,就不太一样了。一方面虽然现在每代旗舰SoC还是会有性能、架构的进步,但进步速度显然已不像当初那么的“翻天覆地”。但在另一方面来说,对于入门级平台来说,它们的新旧差异和性能差距就更不像当初那么明显了。如此一来,对于现在的“入门级机型”来说,相差一两年的新款与老机,自然也就吸引不了太多消费者的“换机需求”了。

2020年的入门级机型放到现在,也不会卡得没法用

例如,天玑920、骁龙695可能是现在“入门级机型”会选择的平台,但这是否意味着那些在这些平台能跑得动的应用,在天玑720、天玑700,甚至骁龙665机型上就用不了了呢?显然不是。

其次,软件优化还可能导致了“需求茧房”

过去因为手机性能进步的速度特别快、硬件换代幅度特别大,所以无论入门机还是旗舰产品,一两年不换新就必然会卡顿得难以忍受。

当然,这种卡顿的本质并不是设备老化、故障,而是因为新版应用会根据新硬件的性能标准来编写。当新硬件的提升幅度特别迅速、且巨大的时候,新版应用在老设备上自然就表现为“性能不太够用”了。

但问题在于,类似的情况如今难道就不存在了吗?其实还是有的,只不过一部分应用对于老机型过于“聪明”的优化,可能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错觉,进而导致了换机需求的下降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此前我们在测试联发科“十核”老机型时,就曾经注意到《和平精英》这款游戏在部分老设备上,会显示一个名为“超流畅”的画面选项。但这个选项在如今的大多数主流机型上,都是看不到的。

换句话说,这就是为了照顾部分机型而生的选项。与此同时,大家在旗舰机上会看到诸如“极限”、“90帧”等选项,在这部分设备上则是会被隐藏起来。

如果大家有关注各大视频网站的相关信息可能知道,现在几家头部视频平台对于高画质内容的建设其实都挺积极。诸如杜比视界、HDR10、120Hz、4K,甚至8K清晰度之类的高画质选项,头部视频平台也已普遍进行了适配。

相同的视频,在屏幕素质不佳的机型上“杜比视界”选项就会被自动隐藏

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难发现,这些视频APP首先会识别手机型号,只有当它们认为手机配置“足够”时,相应的4K清晰度、120Hz高帧率、杜比视界HDR等选项,才会显示出来以供选择。如果配置达不到,相应的画质选项则会被自动隐藏起来。

然而,入门级机型的用户玩不玩游戏、看不看视频呢?显然不可能完全不玩、不看。但当这些游戏、视频软件“很聪明”地将手机可能不支持、带不动、无法正常显示的选项隐藏起来,不给用户选择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构成了一种“信息茧房”。

用顶级机型对比就能直观看到入门级产品的屏幕有多差,但问题是很多用户没有机会对比

设想一下,如果这些游戏、视频APP不去隐藏这些“高画质”、“高帧率”选项,而是在侦测到机型不受支持(或性能不够)后弹出提示“设备性能可能不够,游戏会发生卡顿”,或是“手机屏幕不支持HDR显示,视频色彩可能出错”,消费者会不会意识到应该要换机了?

软件可以照顾老机型,但不应蒙蔽消费者

可能有的朋友会说,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,如果这么搞,岂不是相当于直接打脸消费者,并告诉他“你的手机不太行”?

PC游戏可不会因为配置不行而给用户“留面子”

可问题在于,这种方式并不是我们三易生活臆想的,而是消费电子领域过去几十年间的惯例。其中特别是在PC上,视频网站可不会因为电脑“拖不动”就隐藏4K或8K分辨率的选项,3A游戏也不会因为显卡不支持就不显示光线追踪的设置。它们要么会给用户选择,然后让你自己体验到设备有多么无力;要么就会给你看到一个灰色的、不可选择的选项,让你知道有必要升级硬件来“解锁”更好的体验了。

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关注评测,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店里试用

毕竟,那些每天会关注相关资讯、阅读评测的发烧友、爱好者只是少数(比如正在读这篇内容的你),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,他们判断自己该不该升级、更换硬件的依据,说到底还是日常的(软件)使用体验。

请注意,我们并不是说软件要故意让老设备、入门级机型“带不动”,而是不应该通过隐藏高性能选项的方式,来故意让部分用户对他们的设备定位、性能水准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
如果用户自己在体验了高画质但卡顿的游戏、或是高分辨率但掉帧的视频后,理性判断“自己依然不需要换机”,显然也没有任何问题。可软件开发者真的应该替用户去做这个决定,以“优化”之名将用户置于了坐井观天的局面中吗?

【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】

标签: 入门机卖不动 真的是因为需求萎缩了吗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最新新闻:

新闻放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