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新品 > 正文

安卓自定义View进阶——多点触控详解

来源:CSDN 时间:2023-03-14 07:43:10

本文转载自GcsSloop的 安卓自定义View进阶-多点触控详解 的文章


(资料图片)

Android 多点触控详解,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们大致了解了 Android 中的事件处理流程和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案,本次带大家了解 Android 多点触控相关的一些知识。

多点触控( Multitouch,也称 Multi-touch),即同时接受屏幕上多个点的人机交互操作,多点触控是从 Android 2.0 开始引入的功能,在 Android 2.2 时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。

在本文开始之前,先回顾一下 MotionEvent详解 中提到过的内容:

Android 将所有的事件都封装进了 Motionvent中。我们可以通过复写 onTouchEvent或者设置 OnTouchListener来获取 View 的事件。多点触控获取事件类型请使用 getActionMasked()。追踪事件流请使用 PointId。

多点触控相关的事件:

事件简介

ACTION_DOWN第一个手指 初次接触到屏幕时触发。

ACTION_MOVE手指 在屏幕上滑动时触发,会多次触发。

ACTION_UP最后一个手指 离开屏幕时触发。

ACTION_POINTER_DOWN有非主要的手指按下(即按下之前已经有手指在屏幕上)。

ACTION_POINTER_UP有非主要的手指抬起(即抬起之后仍然有手指在屏幕上)。

以下事件类型不推荐使用---以下事件在 2.2 版本以上被标记为废弃---

ACTION_POINTER_1_DOWN第 2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2_DOWN第 3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3_DOWN第 4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1_UP第 2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2_UP第 3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3_UP第 4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多点触控相关的方法:

方法简介

getActionMasked()与 getAction()类似,多点触控需要使用这个方法获取事件类型。

getActionIndex()获取该事件是哪个指针(手指)产生的。

getPointerCount()获取在屏幕上手指的个数。

getPointerId(int pointerIndex)获取一个指针(手指)的唯一标识符ID,在手指按下和抬起之间ID始终不变。

findPointerIndex(int pointerId)通过PointerId获取到当前状态下PointIndex,之后通过PointIndex获取其他内容。

getX(int pointerIndex)获取某一个指针(手指)的X坐标

getY(int pointerIndex)获取某一个指针(手指)的Y坐标

回顾完毕,开始正文。

一、多点触控相关问题

在引入多点触控之前,事件的类型很少,基本事件类型只有按下(down)、移动(move) 和 抬起(up),即便加上那些特殊的事件类型也只有几种而已,所以我们可以用几个常量来标记这些事件,在使用的时候使用 getAction()方法来获取具体的事件,之后和这些常量进行对比就行了。

在 Android 2.0 版本的时候,开始引入多点触控技术,由于技术上并不成熟,硬件和驱动也跟不上,多数设备只能支持追踪两三个点而已,因此在设计 API 上采取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案,添加了几个常量用于多点触控的事件类型的判断。

事件简介

ACTION_POINTER_1_DOWN第 2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2_DOWN第 3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3_DOWN第 4 个手指按下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1_UP第 2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2_UP第 3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ACTION_POINTER_3_UP第 4 个手指抬起,已废弃,不推荐使用。

这些事件类型是用来判断非主要手指(第一个按下的称为主要手指)的按下和抬起,使用起来大概是这样子:

switch (event.getAction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         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           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         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1_DOWN: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2_DOWN: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3_DOWN: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1_UP:  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2_UP:   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3_UP:   break;}

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以下的一些疑问?

1.为什么没有 ACTION_POINTER_X_MOVE ?

在多指触控中所有的移动事件都是使用 ACTION_MOVE, 并没有追踪某一个手指的 move 事件类型,个人猜测主要是因为:很难无歧义的实现单独追踪每一个手指。

要理解这个,首先要明白设备是如何识别多点触控的,设备没有眼睛,不能像我们人一样看到有几个手指(或者触控笔)在屏幕上。 目前大多数 Android 设备都是电容屏,它们感知触摸是利用手指(触控笔)与屏幕接触产生的微小电流变化,之后通过计算这些电流变化来得出具体的触摸位置,在多点触控中,当两个触摸点足够靠近时,设备实际上是无法分清这两个点的。因此当两个触摸点靠近(重合)后再分开,设备很可能就无法正确的追踪两个点了,所以也很难实现无歧义的追踪每一个点。

并且从软件上来说,事件的编号产生和复用也是一个大问题,例如下面的场景:

事件手指数量编号变化

一个手指按下(命名为A)1A手指的编号为0,id为0

一个手指按下(命名为B)2B手指的编号为1,id为1

A手指抬起1B手指编号变更为0,id不变为1

一个手指按下(命名为C)2C手指编号为0,id为0,B手指编号为1,id为1

注意观察上面编号和id的变化,有两个问题,1、B手指的编号变化了。2、A手指和C手指id是相同的(A手指抬起后,C手指按下替代了A手指)。所以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存在 ACTION_POINTER_X_MOVE,那么X应该用什么标志呢?编号会变化,id虽然不会变化,但id会被复用,例如A手指抬起后C手指按下,C手指复用了A手指的id。所以不论使用哪一个都不能保证唯一性。

当然了,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问题抛出去,既然从硬件和软件上都不能保证唯一性和不变性,就不做区分了,因此所有的 move 事件都是 ACTION_MOVE, 具体是哪个手指产生的 move 用户可以结合其他事件(按下和抬起)来综合判断。

2.超过4个手指怎么办?

2.0 兼容版,在2.2 之前的设计中,其提供的常量最多能判断四个手指的抬起和落下,当超过四个手指时怎么办呢?

由于在 2.2 版本之前,由于没有 getActionMasked方法,我们可以自己自己手动进行计算,例如下面这样 :

String TAG = "Gcs";int action = event.getAction() & MotionEvent.ACTION_MASK;int index = (event.getAction() &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INDEX_MASK)        >>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INDEX_SHIFT;switch (action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1个手指按下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       Log.e(TAG,"最后1个手指抬起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1_DOWN: // 此时相当于 ACTION_POINTER_DOWN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"+(index+1)+"个手指按下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1_UP:   // 此时相当于 ACTION_POINTER_UP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"+(index+1)+"个手指抬起");        break;}

在上面的例子中有几点比较关键:

2.1、action 与 Index 的获得

我们在 MotionEvent详解 中了解过,Android中的事件一般用最后8位来表示事件类型,再往前8位来表示Index。

例如多指触控的按下事件,其事件类型是 0x00000005, 其Index标志位是 0x00000005,随着更多的手指按下,其中变化的部分是 Index 标志位,最后两位是始终不变的,所以我们只要能将这两个分离开就行了。

取得事件类型(action)

// 获取事件类型int action = event.getAction() & MotionEvent.ACTION_MASK;

这个非常简单,ACTION_MASK=0x000000ff, 与 getAction() 进行按位与操作后保留最后8位内容(十六进制每一个字符转化为二进制是4位)。

例如: 0x00000105& 0x000000ff = 0x00000005

取得事件索引(index)

// 获取index编号int index = (event.getAction() &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INDEX_MASK)        >>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INDEX_SHIFT;

ACTION_POINTER_INDEX_MASK = 0x0000ff00 ACTION_POINTER_INDEX_SHIFT = 8 首先让 getAction() 与 ACTION_POINTER_INDEX_MASK 按位与之后,只保留 Index 那8位,之后再右移8位,最终就拿到了 Index 的真实数值。

例如: 0x00000105 & 0x0000ff00 = 0x00000100 0x00000100 » 8 = 0x00000001

2.2、用 ACTION_POINTER_1_DOWN 代替 ACTION_POINTER_DOWN

这是因为在 2.0 版本的时候还没有 ACTION_POINTER_DOWN 的这个常量,但是它们两个点数值是相同的,都是 0x00000005,这个你可以查看官方文档或者源码,甚至你直接写 case 0x00000005也行,抬起也是同理。

2.3、只考虑兼容 2.2 以上的版本

当然了,如果你不需要兼容 2.0 版本,只需要兼容到 2.2 以上的话就很简单了,像下面这样:

String TAG = "Gcs";int index = event.getActionIndex();switch (event.getActionMasked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1个手指按下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       Log.e(TAG,"最后1个手指抬起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DOWN: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"+(index+1)+"个手指按下");        break;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UP:        Log.e(TAG,"第"+(index+1)+"个手指抬起");        break;}

3. index 和 pointId 的变化规则

在 2.2 版本以上,我们可以通过 getActionIndex() 轻松获取到事件的索引(Index),但是这个事件索引的变化还是有点意思的,Index 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、从 0 开始,自动增长。 2、如果之前落下的手指抬起,后面手指的 Index 会随之减小。 3、Index 变化趋向于第一次落下的数值(落下手指时,前面有空缺会优先填补空缺)。 4、对 move 事件无效。

下面我们逐条解释一下具体含义。

3.1、从 0 开始,自动增长。

这一条非常简单,也很容易理解,而且在 MotionEvent详解 中讲解 getAction() 与 getActionMasked() 也简单说过。

手指按下触发事件(数值)

第1个手指按下ACTION_DOWN (0x00000000)

第2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105)

第3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205)

第4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305)

注意加粗的位置,数值随着手指按下而不断变大。

3.2、如果之前落下的手指抬起,后面手指的 Index 会随之减小。

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,像下面这样:

手指按下触发事件(数值)

第1个手指按下ACTION_DOWN (0x00000000)

第2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105)

第3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205)

第2个手指抬起ACTION_POINTER_UP (0x00000106)

第3个手指抬起ACTION_POINTER_UP (0x00000106)

注意最后两次触发的事件,它的 Index 都是 1,这样也比较容易解释,当原本的第 2 个手指抬起后,屏幕上就只剩下两个手指了,之前的第 3 个手指就变成了第 2 个,于是抬起时触发事件的 Index 为 1,即之前落下的手指抬起,后面手指的 Index 会随之减小。

3.3、Index 变化趋向于第一次落下的数值(落下手指时,前面有空缺会优先填补空缺)。

这个就有点神奇了,通过上一条规则,我们知道,某一个手指的 Index 可能会随着其他手指的抬起而变小,这次我们用 4 个手指测试一下 Index 的变化趋势。

手指按下触发事件(数值)

第1个手指按下ACTION_DOWN (0x00000000)

第2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105)

第3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205)

第2个手指抬起ACTION_POINTER_UP (0x00000106)

第3个手指抬起ACTION_POINTER_UP(0x00000106)

第4个手指按下ACTION_POINTER_DOWN (0x00000105)

第3个手指抬起ACTION_POINTER_UP (0x00000206)

这个要和上一个对比这看,重点观察第 3 个手指所触发事件区别,在上一个示例中,随着第 2 个手指的抬起,第 3 个手指变化为第 2(01) 个,所以抬起时触发的是第 2 根手指的抬起事件(删除线部分)。

但是,如果第 2 个手指抬起后,落在屏幕上另外一个手指会怎样?经过测试,发现另外落下的手指会替代之前第 2 个手指的位置,系统判定为 2(01),而不是顺延下去变成 3(02),并且原本第3个手指的index变为原来数值(02),但是如果继续落下其他的手指,数值则会顺延。

即手指抬起时的 Index 会趋向于和按下时相同,虽然在手指数量不足时,Index 会变小,但是当手指变多时,Index 会趋向于保持和按下时一样。

3.4、对 move 事件无效。

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,我们所取得的 Index 属性实际上是从事件上分离下来的,但是 move 事件始终为 0x00000002,也就是说,在 move 时不论你移动哪个手指,使用 getActionIndex()获取到的始终是数值 0。

既然 move 事件无法用事件索引(Index)区别,那么该如何区分 move 是那个手指发出的呢?这就要用到 pointId 了,pointId 和 index 最大的区别就是 pointId 是不变的,始终为第一次落下时生成的数值,不会受到其他手指抬起和落下的影响。

3.5、pointId 与 index 的异同。

相同点不同点

1. 从 0 开始,自动增长。2. 落下手指时优先填补空缺(填补之前抬起手指的编号)。1. Index 会变化,pointId 始终不变。

4. Move 相关事件

4.1 actionIndex 与 pointerIndex

在 move 中无法取得 actionIndex 的,我们需要使用 pointerIndex 来获取更多的信息,例如某个手指的坐标:

getX(int pointerIndex)getY(int pointerIndex)

但是这个 pointerIndex 又是什么呢?和 actionIndex 有区别么?

实际上这个 pointerIndex 和 actionIndex 区别并不大,两者的数值是相同的,你可以认为 pointerIndex 是特地为 move 事件准备的 actionIndex。

4.2 pointerIndex 与 pointerId

类型简介

pointerIndex用于获取具体事件,可能会随着其他手指的抬起和落下而变化

pointerId用于识别手指,手指按下时产生,手指抬起时回收,期间始终不变

这两个数值使用以下两个方法相互转换。

方法简介

getPointerId(int pointerIndex)获取一个指针(手指)的唯一标识符ID,在手指按下和抬起之间ID始终不变。

findPointerIndex(int pointerId)通过 pointerId 获取到当前状态下 pointIndex,之后通过 pointIndex 获取其他内容。

4.3 遍历多点触控

先来一个简单的,遍历出多个手指的 move 事件:

String TAG = "Gcs";switch (event.getActionMasked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       for (int i = 0; i < event.getPointerCount(); i++) {Log.i("TAG", "pointerIndex="+i+", pointerId="+event.getPointerId(i));            // TODO        }}

通过遍历 pointerCount 获取到所有的 pointerIndex,同时通过 pointerIndex 来获取 pointerId,可以通过不同手指抬起和按下后移动来观察 pointerIndex 和 pointerId 的变化。

4.4 在多点触控中追踪单个手指

要实现追踪单个手指还是有些麻烦的,需要同时使用上 actionIndex, pointerId 和 pointerIndex,例如,我们只追踪第2个手指,并画出其位置:

/** * 绘制出第二个手指第位置 */public class MultiTouchTest extends CustomView {String TAG = "Gcs";    // 用于判断第2个手指是否存在    boolean haveSecondPoint = false;    // 记录第2个手指第位置    PointF point = new PointF(0, 0);    public MultiTouchTest(Context context) {this(context, null);    }    public MultiTouchTest(Context context, AttributeSet attrs) {super(context, attrs);        mDeafultPaint.setAntiAlias(true);        mDeafultPaint.setTextAlign(Paint.Align.CENTER);        mDeafultPaint.setTextSize(30)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(MotionEvent event) {int index = event.getActionIndex();        switch (event.getActionMasked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DOWN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判断是否是第2个手指按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event.getPointerId(index) == 1){haveSecondPoint = true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oint.set(event.getY(), event.getX(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UP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判断抬起的手指是否是第2个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event.getPointerId(index) == 1){haveSecondPoint = false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oint.set(0, 0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haveSecondPoint) {// 通过 pointerId 来获取 pointerIndex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t pointerIndex = event.findPointerIndex(1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通过 pointerIndex 来取出对应的坐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point.set(event.getX(pointerIndex), event.getY(pointerIndex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invalidate();   // 刷新        return true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rotected void onDraw(Canvas canvas) {canvas.save();        canvas.translate(mViewWidth/2, mViewHeight/2);        canvas.drawText("追踪第2个按下手指的位置", 0, 0, mDeafultPaint);        canvas.restore();        // 如果屏幕上有第2个手指则绘制出来其位置        if (haveSecondPoint) {canvas.drawCircle(point.x, point.y, 50, mDeafultPaint);        }    }}

这段代码也非常短,其核心就是通过判断数值为 1 的 pointerId 是否存在,如果存在就在 move 的时候取出其坐标,并绘制出来。

二、如何使用多点触控

多点触控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,至少目前大部分的图片查看都需要用到多点触控技术(用于拖动和缩放图片)。

但是在某些看似不需要多触控的地方也需要对多点触控进行判断,只要是多点触控可能引起错误的地方都应该加上多点触控的判断。例如使用到 move 事件的时候,由于 move 事件可能由多个手指同时触发,所以可能会出现同时被多个手指控制的情况,如果不适当的处理,这个 move 就可能由任何一个手指触发。
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

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用单指拖动的图片。假如我们不进行多指触控的判断,像下面这样:

没有针对多指触控处理版本:

/** * 一个可以拖图片动的 View */public class DragView1 extends CustomView {String TAG = "Gcs";    Bitmap mBitmap;         // 图片    RectF mBitmapRectF;     // 图片所在区域    Matrix mBitmapMatrix;   // 控制图片的 matrix    boolean canDrag = false;    PointF lastPoint = new PointF(0, 0);    public DragView1(Context context) {this(context, null);    }    public DragView1(Context context, AttributeSet attrs) {super(context, attrs);        // 调整图片大小        BitmapFactory.Options options = new BitmapFactory.Options();        options.outWidth = 960/2;        options.outHeight = 800/2;        mBitmap = BitmapFactory.decodeResource(this.getResources(), R.drawable.drag_test, options);        mBitmapRectF = new RectF(0,0,mBitmap.getWidth(), mBitmap.getHeight());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 = new Matrix()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(MotionEvent event) {switch (event.getActionMasked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判断按下位置是否包含在图片区域内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mBitmapRectF.contains((int)event.getX(), (int)event.getY())){canDrag = true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astPoint.set(event.getX(), event.getY());             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canDrag = false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canDrag) {// 移动图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.postTranslate(event.getX() - lastPoint.x, event.getY() - lastPoint.y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更新上一次点位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astPoint.set(event.getX(), event.getY(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更新图片区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RectF = new RectF(0, 0, mBitmap.getWidth(), mBitmap.getHeight(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.mapRect(mBitmapRectF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validate(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return true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rotected void onDraw(Canvas canvas) {canvas.drawBitmap(mBitmap, mBitmapMatrix, mDeafultPaint);    }}

这个版本非常简单,当然了,如果正常使用(只使用一个手指)的话也不会出问题,但是当使用多个手指,且有抬起和按下的时候就可能出问题,下面用一个典型的场景演示一下:

注意在第二个手指按下,第一个手指抬起时,此时原本的第二个手指会被识别为第一个,所以图片会直接跳动到第二个手指位置。

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判断一下 pointId 并且只获取第一个手指的数据,这样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了,如下。

针对多指触控处理后版本:

/** * 一个可以拖图片动的 View */public class DragView extends CustomView {String TAG = "Gcs";    Bitmap mBitmap;         // 图片    RectF mBitmapRectF;     // 图片所在区域    Matrix mBitmapMatrix;   // 控制图片的 matrix    boolean canDrag = false;    PointF lastPoint = new PointF(0, 0);    public DragView(Context context) {this(context, null);    }    public DragView(Context context, AttributeSet attrs) {super(context, attrs);        BitmapFactory.Options options = new BitmapFactory.Options();        options.outWidth = 960/2;        options.outHeight = 800/2;        mBitmap = BitmapFactory.decodeResource(this.getResources(), R.drawable.drag_test, options);        mBitmapRectF = new RectF(0,0,mBitmap.getWidth(), mBitmap.getHeight());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 = new Matrix()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(MotionEvent event) {switch (event.getActionMasked()) {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DOWN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▼ 判断是否是第一个手指 && 是否包含在图片区域内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event.getPointerId(event.getActionIndex()) == 0 && mBitmapRectF.contains((int)event.getX(), (int)event.getY())){canDrag = true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astPoint.set(event.getX(), event.getY(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UP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▼ 判断是否是第一个手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event.getPointerId(event.getActionIndex()) == 0){canDrag = false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    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如果存在第一个手指,且这个手指的落点在图片区域内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f (canDrag) {// ▼ 注意 getX 和 getY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t index = event.findPointerIndex(0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// Log.i(TAG, "index="+index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.postTranslate(event.getX(index)-lastPoint.x, event.getY(index)-lastPoint.y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astPoint.set(event.getX(index), event.getY(index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RectF = new RectF(0,0,mBitmap.getWidth(), mBitmap.getHeight()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BitmapMatrix.mapRect(mBitmapRectF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validate();        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reak;        }        return true;    }    @Override    protected void onDraw(Canvas canvas) {canvas.drawBitmap(mBitmap, mBitmapMatrix, mDeafultPaint);    }}

可以看到,比起上一个版本,只添加了少量代码,就变得更加“智能”了,可以准确识别某一个手指,不会因为手指抬起而认错手指。

重点注意最后,第一个手指抬起之后,图片并没有跳跃到第二个手指的位置。

上面的两个对比示例都精简到了极致,其核心依旧是正确的追踪某一个手指,建议大家自己写一遍体会一下。

我感觉很多人看到这里依旧是不明所以的,一些简单的东西还好弄,但是复杂一些,如同时处理多个手指的数值就有些困难了,假如说你之前没有接触过多点触控的处理,此时让你实现用两个手指来缩放图片还是有些困难的。

因为这不仅要追踪两个手指的位置,还要根据位置变化来计算缩放比例和缩放中心,单单这两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能难倒一大批人。

当然了,很多麻烦问题都有简单的解决方案,假如说我们真的要实现一个可以用两个或者多个手指缩放的控件,何必要自己算呢,可以尝试一下 Android 自带的解决方案:手势检测(GestureDetector、ScaleGestureDecetor),不仅能自动帮你计算好缩放比例和缩放中心,而且还可以检测出 单击、长按、滑屏 等不同的手势,不过这就不是本篇的事情了,以后有时间会写一下有关手势检测的用法(继续挖坑)。

三、总结

前段时间因为各种事情比较忙,这篇文章也没时间去写,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,期间收到不少读者催更,实在是抱歉了。今后在会尽量保证稳定更新的,争取尽快把自定义View系列这一个大坑填完。 ˊ_>ˋ

关于多点触控,个人认为还算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。尤其是随着 Android 的发展,很多炫酷的交互操作可能会需要用户进行拖拽操作。在进行这类操作的时候进行一下手指的判断还是相当重要的。

本文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知识点:

如何兼容 2.0 版本的多点触控(目前大部分都不需要兼容 2.0 了吧)。actionIndex、pointIndex 与 pointId 的区别和用法。如何在多点触控中正确的追踪一个手指。

标签:

最新新闻:

新闻放送
Top